《本草纲目》中记载的桑寄生
【释名】亦称寄屑、寓木、宛童、茑。[时珍说]此物寄他木而生,如鸟立于上,故名寄生、寓木、茑木。俗称寄生草。
叶、茎〔主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安胎。去女子崩中内伤不足,产后余疾,下乳汁,主金疮,去痹。助筋骨,益血脉。主怀妊漏血不止,令胎牢固。
【集解】[别录说]桑上寄生生于弘农河谷桑树上。三月三日采茎叶,阴干。[弘景说]寄生于松上、杨上、枫上皆有,形状差不多,但根津所因处不同,则各随树名。叶圆青赤,厚泽易折。旁自生枝节。冬夏生,四月花白。五月实赤,大如小豆。处处都有,以出于彭城者为佳。[恭说]多生于枫、槲、榉柳、水杨等树上。叶无阴阳,如细柳叶而厚脆。茎粗短。子黄色,大如小枣。惟虢州桑上者,子汁甚黏,核大如小豆,九月始熟,黄色。[时珍说]寄生高者二三尺。叶圆而微尖,厚而柔,面青而有光泽,背淡紫,有茸毛。
【修治】[斅说]采得,铜刀将根、枝、茎、叶细剉,阴干。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安胎。去女子崩中内伤不足,产后余疾,下乳汁,主金疮,去痹。助筋骨,益血脉。主怀妊漏血不止,令胎牢固。
【附方】1.膈气。用生桑寄生捣汁一碗饮服。2.胎动腹痛。用桑寄生一两半、阿胶(炒)半两、艾叶半两,加水一碗半,煎至一碗,去渣温服。去艾叶亦可。3.毒痢脓血。脉搏弱。用桑寄生二两,防风、川芎各二钱半、炙甘草三钱,共研末。加水一碗,煎至八成。连渣服下。4.下血后虚、腰膝无力。桑寄生为末。每服一钱,开水冲下。
【药材故事】
桑寄生在旷野里迎风而立,顶雨而长,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但因其貌无惊人之处,又无诱人的气味,故一直不被人们注意。相传它是在无意中被一农夫发现的。这位农夫姓姬名生,世代在黄河流域耕作。因辛勤操劳,加之风寒所袭,晚年之后他腰腿疼痛,而又家贫如洗无钱医治,几乎丧失了劳动力。
一日他在田间劳作后,连回家的气力也没有了。心一横,干脆死在荒野草了。于是就栖身于许多藤条缠绕的桑树之间。一觉醒来,已是日落西山,只觉得周身汗出,肢节舒展,多年的腰腿疼痛明显减轻了。以后,他每于劳作后都躺在这些乱藤上休息。久而久之,他的腰腿疼痛不仅痊愈了,而且干活也来了力气。此事很快在乡邻里传开,不少腰腿疼痛者前来找他,有的如法套用,有的还灵活发挥,采回藤条煎汤饮用,的确都有比较好的效果。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它的发现者,就把这种藤条称为“姬生”了。又因这种藤条大多寄生于桑树上,随着文字分工的过细,后人又把它称为“桑寄生”了。
- 本文链接:http://www.zhongyaowenhua.com/zyaozs/sjs/82.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如果您是一位家长,请为您的孩子选一款学习软件!
- 如果您是一位老师,请为您的学生选一本好书!
- 如果您是一位校长,请为您的学校选一套好教材好课程!
- 如果您对中医药文化教育感兴趣,如果您希望孩子学到更多的中医药文化知识。
- 果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以及“果盛课堂APP”一定满足您的需求!
- 《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由张伯礼院士作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