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读本
您的位置:主页 > 果盛教育 >

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促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作者: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发布:2021-02-18 16:40 来源:www.zhongyaowenhua.com 阅读:



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促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要从思维层面、理念层面和行为层面,真正将中医药文化渗透、植入到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和健康教育当中,必须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系统地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教材、进课堂,才能真正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落到实处。
 
    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知识教材必须确保编写目的服务于教学目的,编写内容服务于教学主体,编写体例服务于教学过程,编写体系服务于教学评价。要做到“四个确保”,就必须在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知识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等十个关系。
 
    近年来,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成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提升青少年的文化自信与健康素养的重要措施。本文从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出发,探讨如何发挥课堂教学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中的主导作用,对中医药文化知识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提出针对性建议。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有其现实性和必要性】
 
    一、中医药文化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大力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对于增进广大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提升其民族认同感及归属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要重视少年儿童健康,全面加强幼儿园、中小学的卫生与健康工作,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学生主动防病意识,有针对性地实施贫困地区学生营养餐或营养包行动,保障生长发育。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并指出“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不仅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贡献,也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对于提升青少年健康素养,帮助其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政策是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保障。

    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形成全社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和共同发展中医药的良好格局。”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传递中医药文化核心内涵,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认识中医药,对于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长远影响。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一、国家政策导向创造了有利条件。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又要注重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构建相关学科教学与教育活动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指出,“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为中医药文化进教材、进课堂创设了有利条件和良好氛围。
 
    二、课程实践提供了现实范本。
 
    目前,在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好机遇期,全国各大省市都在不断地探索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适宜路径。据2017年度公开报道数据表明,北京市有近9万名中小学生选修中医药文化课。一些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也结合自身地域中医药文化特色,开设了中医药文化特色启蒙教育课程。已有的课堂教学实践大都依托课堂教学,灵活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融合中医药文化体验、中医药健康知识传授、中医药特色实践活动等形成多维立体教学模式。
 
    三、中医药具有文化、医学等多重属性。
 
    因此,要从思维层面、理念层面和行为层面,真正将中医药文化渗透、植入到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和健康教育当中,单纯依靠一些形式上的、短时期的中医药文化主题活动是行不通的。只有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系统地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教材、进课堂,才能真正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落到实处。
 
    四、“中医+”思维创设了可行路径。
 
    发挥课堂教学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中的主渠道作用,要创造性运用“中医+”思维,采取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的原则,打造“中医课程”和“课程中医”相结合的灵活模式。所谓“中医课程”,即是采用“中医课程+”的方式,将中医药文化知识以一门独立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目前,北京、上海等都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医药课堂教育体系。所谓“课程中医”,即是采用“中医药文化元素+”的形式,充分融入国学、语文、品德与社会、道德与法律、体育、生理卫生及其他健康教育等各门课程当中。
 
    全国各地区的中小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资源和人文素质教育需要,灵活选择“中医课程”和“课程中医”的方式,渐进性地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比如,经济文化较为发达且工作开展较好的地区和学校,可以采用“中医课程”的整体嵌入模式;而目前这块工作相对滞后且师资队伍较为匮乏的地区和学校,就可以采取“课程中医”的局部嵌入模式进行试点。




































  • 山东名老中医蒋诲亭治疗胸痹心痛经验================================== 07-27
  • 蒋诲亭================================== 07-27
  • 孔繁学================================== 07-27
  • 戴岐================================== 07-27
  • 山东名老中医戴岐运用二陈汤加味治验两则================================== 07-27
  • 山东名老中医韩子江应用土茯苓经验================================== 07-26
  • 果盛教育官方公众号

    果盛教育官方公众号

    课外书大全读后感公众号

    课外书大全读后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