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名老中医董秀芝治疗哮喘的经验
山东名老中医董秀芝治疗哮喘的经验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250031)张玉洁
济南二机床集团公司医院(250022)郭玉萍
董秀芝主任中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行医30余年,治疗哮喘有丰富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1、和解少阳,疏肝调肺
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虽然是诸多脏腑功能的反映,但是其中肝胆的疏泄功能尤其重要。因为少阳胆经主枢,是上中下三焦气机升降的枢纽,枢纽不利,直接影响肺气的宣发肃降,出现哮喘。临床常见的哮喘患者。除具有咳嗽、气喘等症状外。往往兼具胸胁胀满、口苦咽干,或二便不利等少阳证候。
董老师治疗哮喘的方法之一为和解少阳、疏肝肃肺。方选小柴胡汤加桔梗、枳壳、郁金、瓜萎等。小柴胡汤是疏利三焦的主方。能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溅然汗出而解也。”桔梗为肺经气分药。苦辛性平善干宜开提升肺气,宽脑快膈,祛痰止喘而排脓,为诸药之舟楫,可载药上浮:枳壳苦微寒,具苦降下行之功。疏肝理气,宽中除胀满,消心下痞闷,泄中焦气滞、两药合用,宣肺降气,有利于肺之功能的恢复:郁金疏肝解郁,条达气机;瓜萎清热化痰,宽胸理气。诸药合用。共达和解少阳、疏肝肃肺之功。
2、培土生金,健脾化痰
脏腑功能失调是化生痰浊的病理基础,痰阻气机、升降失常是哮喘发病的主要病机。脾与肺共同主宰机体气的生成与津液的输布,脾虚则运化失职水液集聚生痰,痰浊阻肺。肺失宣肃而致气喘痰鸣,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
董老师认为,哮喘病人多有脾虚肺弱之象,而肺为脾之子脾为后天之本,肺虚卫外不固多与脾胃失调、生化乏源有关。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善治病者,唯在调和脾胃。方选四君子汤合三子养亲汤以培土生金、健脾化痰治疗。四君子汤益气补中、健脾养胃,三子养亲汤主治中虚运化失常、湿聚成痰之证。二方合用使体内水湿水谷运化正常,而消生痰之源,脾气健以养肺气,使肺之宣降功能得以恢复,既治已成之痰,又除生痰之源。而达标本兼治之功。
3、补益肺气,扶正固表
哮喘发作一由肺胃先有伏热,后感风寒诱发;二由风寒客于上焦,久则化热伤肺。二者均与外感风寒有密切关系。肺为清肃之脏,主一身之气,肺虚则不能主气,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易于感受外来之邪,邪乘于肺,而肺失宣降,气不化津聚而为痰痰壅气逆,而致哮喘发作。患者平素怯寒多汗发作前鼻塞、喷嚏、流涕;发作时呼吸浅促,面色苍白,喉间声嘶,语音低弱。
董老师用补益肺气、扶正固表法治疗。用补肺汤加减化裁。党参、黄芪、紫菀、桑白皮益气肃肺:熟地黄、五味子益肾固元。同时酌配宣降之品。如麻黄、桔梗、苏子、杏仁等,使补而不滞,敛而不涩,宣中有降,降中有宣,肺气出入有常。若肺之气阴两伤,咽干口燥、便秘者,加沙参、乌梅、天冬以滋阴润肺:若表虚自汗者。加玉屏风散益气固表。总之,补益肺气、扶正固表法,为治疗哮喘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之一。
4、温肾纳气,治病求本
肾为先天之本,主纳气,为气之根,呼气在肺,吸气在肾。故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气出于肺而根于肾”之说。顽固性、反复发作性哮喘,久病已虚。穷必及肾,患者常表现为咳嗽吐痰、动则气喘、畏寒肢冷、头晕心悸、耳鸣、腰酸等本虚标实之象。
董老师在治疗过程中注重温肾纳气,治病求本。常用六味地黄丸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化裁,六味地黄丸补肾阴,附子、肉桂温肾阳,使阳归于阴,肾气得以固藏、则喘息自平。麻黄、杏仁、桔梗、枳壳、葶苈子宣降并用,使补中有散,敛中有宣。细辛温肺化饮,既能助麻黄以宣肺,又能助附子以温阳。若咽干口燥、喘促面赤者为肾阴偏虚不能敛阳,可加五味子、白芍等滋阴纳气。总之,久病及肾、久病必虚,温肾纳气为治疗反复发作性哮喘的治病求本之法。
(收稿日期1999-06-22)
- 上一篇:贾海忠:通窍活血汤
- 下一篇:山东名老中医韩子江应用土茯苓经验
- 本文链接:http://www.zhongyaowenhua.com/yaofang/1824.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如果您是一位家长,请为您的孩子选一款学习软件!
- 如果您是一位老师,请为您的学生选一本好书!
- 如果您是一位校长,请为您的学校选一套好教材好课程!
- 如果您对中医药文化教育感兴趣,如果您希望孩子学到更多的中医药文化知识。
- 果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以及“果盛课堂APP”一定满足您的需求!
- 《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由张伯礼院士作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