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读本
您的位置:主页 > 中医药方 >

彭艳艳探讨顾护脾胃在重症肺炎防治中的意义

作者:中医药方 发布:2021-11-29 16:25 来源:www.zhongyaowenhua.com 阅读:



彭艳艳探讨顾护脾胃在重症肺炎防治中的意义
 
    (彭艳艳:裴正学教授研究生,主治医师,甘肃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临床医师。)
 
    脾胃学说属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巨著中均有阐释。历代医家在临床治疗疾病过程均非常重视顾护脾胃。金元时期,著名中医学家李东垣就著有《脾胃论》,系统论述了脾胃的重要性。脾胃学说的不断成熟完善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导师裴正学教授认为顾护脾胃之大法总的概括起来就是“益脾气,养胃阴”,所在治病过程中将“有胃气者生,无胃气者死”作为辨别疾病轻重缓急的要素之一,进一步点明疾病之发生、发展和预后无不与脾胃有重要关系。笔者通过临床学习实践以及跟师的体会分析重症肺炎的病因病机特点、临床治疗、临床护理等方面对脾胃生理病理的影响从而探讨顾护脾胃在重症肺炎防治中的意义。
 
    1、脾胃与肺的关系
 
    肺主气,又主肃降;脾胃主纳运,为气血生化之源。肺为水之上源,而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液。所以脾胃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和水液两个方面。
 
    在生理上,气的生成,特别是宗气的生成,其前提是肺的主气、司呼吸功能与脾的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正常,才能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化生水谷之精气,以组成宗气。在气的生成过程中,脾的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最为重要,但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必须依赖肺气的宣发肃降,才能敷布全身。肺所需的津气,要靠脾运化水谷精微来供应。而在水液代谢方面,肺的宣发肃降以通调水道,有助于脾运化水液;脾为胃行其津液,散精上归于肺,不仅是肺通调水道的前提,而且可为肺进行功能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资助。
 
    在病理上,脾气虚弱,运化功能减退,生气不足,则肺不能得到脾胃的资助而气虚。不论脾病及肺,或肺病及脾,其结局都是脾肺气虚,而水液代谢方面,若肺失宣肃,水道不得通调,水液滞留,可损伤脾的阳气而致健运失职;或因脾失健身房运,水湿内停,聚而成痰成饮,影响肺的肃降。所以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
 
    2、肺炎之病因病机特点与脾胃生理病理
 
    肺炎在祖国医学中属于“咳喘”、“温病”的范畴。有关咳喘的概念出现较早,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诸气贲郁,皆属于肺,诸瘘喘呕,皆属于上。”正气亏虚,风热疫邪袭表犯卫入里化热,表里同病为其病因病机。该病发于肺,其临床症候有发热、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病变过程伴有纳差、恶心、泛酸、腹泻、便干、便秘等脾胃症状。肺属上焦,脾胃居于中焦,是气机升降、水湿代谢的枢纽,脾与肺同属太阴,关系密切。邪热蕴肺,内生湿浊,肺失宣降,三焦通调失利,则湿浊阻于脾胃,湿热侵入足太阴脾,脾失健运,不能升清化浊,则出现纳差、恶心。气分蕴热,热入营血,热邪充斥脾胃、胃阴耗伤则泛酸。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热移肠,气阴耗伤,大肠燥热,传导不利则便干便秘。肺经湿热下注,迫于大肠,受盛失职,可伴有腹泻。此论述充分表述了肺炎之发病特点与脾胃生理病理的相关性。
 
    3、肺炎之临床治疗与脾胃生理病理
 
    有医者认为肺炎属肺热证,病在上焦,重予以清热寒凉药与行气化痰药,但往往寒凉之品有伤胃碍胃之不足,应用不当易损及中焦阳明胃气,从而影响疗效故在治疗温热病时应避免盲目大剂量应用苦寒燥湿药物损伤脾胃导致病人吐泻过度,造成“伤阴”进一步加重,而犯虚虚之戒。因此,首先应避免寒凉清肺药用量过大、或使用药性沉降之品、或久煎味苦,或一次服药量过重,否则药物不作用于上焦肺反损伤中焦胃阳。正如吴鞠通在银翘散方后注中说:“盖肺位最高,药过重则过病所。”[2]若肺热证初起,津液不足,滋养肺中津液同样要注意用药轻清上浮而达病所,如叶天士说:舌苔“若白干薄者,肺津伤也,加麦冬、花露、芦根汁等轻清之品,为上者上之也。”[3]止咳化痰药中多温燥行气之品,过用或误用易入中焦劫伤胃阴,则肺阴失养,阳无阴制,而肺热愈盛。裴老亦常讲,肺热证与中焦阳明胃关系密切,特别是肺中阴液依赖胃中津液的滋养,也就是养胃之阴即救肺之液,且胃气健运,也有益于药效的发挥,因此应当遵循治在上焦,不犯脾胃,即“治上不犯中”之原则。
 
    4、肺炎之临床护理与脾胃生理病理
 
    肺炎多伴有发热、纳差、恶心、呕吐、乏力等,或口干渴多喜冷饮,或腹中灼热,或大便干结,若只重视局部而忽视整体,给予生冷刺激食物,或冰袋外敷往往会伤胃碍胃,使脾胃之气机升降、水湿代谢之功能失司。在治疗肺炎时若在顾护脾胃方面进食清淡食物,使脾的升清降浊功能及胃的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健运则有助于疾病的康复与治疗。同时情志的舒畅亦为重要,若气结于中,则会影响脾的生理功能。
 
    5、肺炎之预防与脾胃生理病理
 
    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一般理解为邪气之所以能够入侵人体,是因人体正气虚弱,或是因为正气虚弱,必然招致疫毒邪气的入侵;或是只要人体自身正气旺盛,邪气就不能入侵。前者会令人失望,丧失防病的信心;后者会令人盲目自信,放松防病的警觉,两者皆不可取,不利于防病。有解释是,若毒邪侵入机体,就会损伤正气,造成“其气必虚”;即使人体正气旺盛,也应注意采取防病措施,避免邪气侵入,这样才能始终处于主动地位。无论身体虚弱或强健,都要“避其毒气”,才能达到“正气存内,邪气不干”,防止染病。由此说明元气为人生之本,脾胃为元气之源,元气充沛,则虽有外邪侵袭也不致发病。如脾胃受损,人体正气虚损,内外邪乘虚而入,就能发病。
 
    【参考文献】
 
    1.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45-46)
 
    2.李学麟。银翘散的组成与加减意义。福建中医药,2007(2):(4-5)
 
    3.龚婕宁。“上者上之”新识。中医函授通讯,1992。(4):(20)




































  • 张珍玉================================== 02-21
  • 隗继武================================== 02-21
  • 周翠英================================== 02-21
  • 郑建堂================================== 02-21
  • 吕兰凯================================== 02-21
  • 田文================================== 02-21
  • 果盛教育官方公众号

    果盛教育官方公众号

    课外书大全读后感公众号

    课外书大全读后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