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读本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马克思主义与中医药文化有相结合的良好基础

作者:果盛教育 发布:2023-03-01 17:42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阅读:



马克思主义与中医药文化有相结合的良好基础
 
  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理论来源:天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医药文化相结合”专题课题组
 
  《周易·贲卦》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经典对“文化”的最早记载,意为观察、研究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礼仪,对天下人进行教化。刘向《说苑·指武》记载:“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这里“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词出现,是指与武力镇压相对的文治教化,中国古代基本上都是沿用这一动词义。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创造性地运用了“文化”的名词含义:“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关于文化的定义,前贤多有论述。
 
  张岱年、程宜山在《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中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和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而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干,以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为枝叶,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发展、融合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文化品格,是中国人民在文明发展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
 
  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具有融通性
 
  世界文化丰富多样,具有共性,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互通有无、彼此借鉴,实现共同发展。中华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纳外来文化,实现自我更新。作为中华文化主体的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融合而出现玄学,与佛教思想融合而出现理学,与西方哲学融合而出现现代新儒学,从而实现了儒学的一次又一次嬗变。当今世界格局多变,为了使中华文化更好地助力当代中国建设,需要促进其与世界优秀文化的融合,完成中华优秀文化的再一次飞跃和升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世界优秀的文化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想、整体思维、和合思想、大同理想等不谋而合。当前我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正是体现了“天下为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与西方全球治理理念的融合,二者都以实现人类的共同幸福为目标,体现了共同的价值追求。




































  • 马克思主义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现代化转化================================== 03-01
  • 马克思主义与中医药文化有相结合的良好基础================================== 03-01
  • 马克思主义与中医药文化相结合是历史选择================================== 03-01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沃土================================== 03-01
  • 张珍玉================================== 02-21
  • 隗继武================================== 02-21
  • 果盛教育官方公众号

    果盛教育官方公众号

    课外书大全读后感公众号

    课外书大全读后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