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应麟
王应麟,男,1939年生,北京人,主任医师,教授。1964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就职于北京中医医院。
为京城“小儿王”第四代传人,全国第三、第四、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诊治范围】
擅长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小儿肝炎、小儿多动症、小儿皮肤病、小儿癫痫、小儿遗尿、小儿过敏性疾病、小儿哮喘、发热等。
【教育经历】
1958年-1964年,在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学习。
【工作经历】
从北京中医学院毕业后到江西省人民医院、江西省儿童医院工作。
1984年,调入北京中医医院儿科,历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儿科主任,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儿科教研室主任。
【研究方向】
专攻中医儿科,开展小儿皮肤病,小儿癫痫,小儿遗尿,小儿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和研究。
【学术思想】
王老结合儿科特点,在生理上重视两点:第一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为“稚阴稚阳”之体,第二小儿“纯阳”之体,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在病理上他认为因小儿气血未充,易触外邪,“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故发病急、传变快。王老结合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在小儿疾病辨证时强调辨虚实,补虚泻实或补泻兼施,并与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紧密相结合。
王老四诊合参,尤重望诊。小儿诊病别于成人,他推崇钱氏“有诸内,必形诸外”的理论,尤其重视望诊在小儿诊查的重要性,不仅望头发、天庭、面色、二目、耳、鼻、口、牙齿、舌质及舌苔,望爪甲、望汗,而且更有其家学“望上腭”的独到之处,对于诊断意义重大。
王老遣方用药巧裁古方、勇创新方,化裁时注意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处方力求攻不伤正,补不滞邪,依从传变,未病先防。王老创新了一系列治疗儿科疾病行而有效的经验方,如治疗肺系疾病的“银杏合剂”系列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厌食合剂”“固肠止泻散”系列方,以及治疗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安神益智”系列方,治疗皮肤疾病的“青紫合剂”系列方等等,均理法严谨、配伍精当。
王老继承家学并广采民方,深入民间,收集广为流传、效果甚佳的小方药,选择性的应用在自己方剂中。王老在临床中有几十味常用药物,这些药物王老对其都要深入的研究,用药如用兵,每一味药物都是担当多个角色,且谨遵安全的用药原则,才使得王老的方子小而精。比如清解一切热毒的青黛;固肺、护肺的银杏;补益气血而又不热不燥的黄精;对肠道有双相调节作用的伏龙肝;咸寒而不苦寒的寒水石等等,都是他的神来之笔。
【科研成果】
承担“小儿肝炎方药研究”、“小儿多动症中药治疗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荣获多项科技进步奖。
此外,还自制多种方剂,如:治疗腹泻的“固肠止泻散”,治疗小儿脾胃虛弱而致厌食症的验方“黄精散”、“健胃消食丸”,治疗小儿肺热外感而致的发热、唆嗽的“寒消退热汤”、“止咳合剂”、“肺炎合剂”,治疗小儿脾胃行热而致口舌生疮的“口疮消合剂”,治疗小儿各种病毒性肝炎的“利肝丸”,治疗小儿多动症、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小儿多动停”,治疗小儿湿疹、小儿皮肤瘙痒症的“小儿皮肤康”等。
【获奖情况】
2003年,被定为国家级重点继承名医。
此外,曾获“月犁传统中医奖”,还被授予“百姓信得过的中医师”、北京中医医院第一届“杏林名医”称号,并多次被评为先进教师。
【荣誉称号】
国家级名老中医
【学术兼职】
北京中医药学会儿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老医药卫生工作者学会理事
【出版著作】
主编、参与编写了《中医儿科临床学》、《中成药学》、《使用中医临床学》等。
【主要论文】
1.赵静,王应麟,陶阳,徐旭英,孙明霞.王应麟教授治疗小儿厌食[J].吉林中医药,2015,35(07):661-664.
2.徐旭英,王应麟.结合上腭望诊法分期辨治小儿咳嗽体会[J].中医儿科杂志,2011,7(03):18-19.
3.王应麟,樊惠兰.微生态制剂在中医儿科临床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生,1999(05):18-19.
4.王应麟,李建,樊惠兰,钱进.多动停治疗儿童多动症102例临床观察[J].中级医刊,1997(12):45-46.
5.王应麟,陈平,申爱花.丽珠肠乐治疗小儿急性肝炎的疗效观察[J].中级医刊,1994(12):21.
6.王应麟.王鹏飞教授儿科特殊望诊经验[J].北京中医,1982(02):9-12+25.
【传承图谱】
王子仲、王鹏飞→王应麟→钱进。
- 本文链接:http://www.zhongyaowenhua.com/gjmy/zhongyi/2208.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如果您是一位家长,请为您的孩子选一款学习软件!
- 如果您是一位老师,请为您的学生选一本好书!
- 如果您是一位校长,请为您的学校选一套好教材好课程!
- 如果您对中医药文化教育感兴趣,如果您希望孩子学到更多的中医药文化知识。
- 果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以及“果盛课堂APP”一定满足您的需求!
- 《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由张伯礼院士作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