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读本
您的位置:主页 > 古今名医 > 名老中医 >

孔昭遐

作者:名老中医 发布:2022-12-10 11:17 来源:www.zhongyaowenhua.com 阅读:



孔昭遐
 
  孔昭遐,女,汉族,1934年生,浙江省宁波人。主任医师,教授。
 

 
  1964年毕业于安徽医学院,现就职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全国第二、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诊治范围】
 
  擅长治疗内、儿、妇科杂病,其中包括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疾病以及肾病综合症、慢性肾炎、乳儿肝炎、月经不调、盆腔炎和外伤性硬膜下积血(液)。
 
  【教育经历】
 
  1964年,毕业于安徽医学院(现安徽医科大学)夜大医学系。
 
  【工作经历】
 
  1955年开始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学术思想】
 
  1、中西结合中医与西医互补
 
  中医学和西医学是两种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注重整体观念在疾病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中医学基础理论是在实践中反复应用,运用哲学的阴阳五行学说,结合一定的解剖知识而形成的,治疗上强调辨证论治,思维上运用抽象、顿悟、类比等方法。西医学是建立在解剖、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对疾病的认识注重生物病因、组织病理在诊断上的作用,治疗主要是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思维上应用具体、分析、还原等方法。两种医学各有所长,各有其短,一从宏观入手,一从微观入手,一重视病的诊断,一强调证的辨别,因此中西医学结合,可以优势互补。
 
  孔老对中医学、西医学均经过系统学习,因此她在中西医之间毫无门户之见,并认为中西医应该互相学习,不少“西学中”同志为中医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中医学西医不是为了改行,也不是用西医的观点来改造中医,而是以西医之长来补中医之短,因为“中医之长,恰好是西医之短,西医之长,也正是中医之短,只有取长补短,才能共同提高,西医的理论和方法可以为我所用,中医的理论和方法也可以为西医所用”。
 
  在病史收集和体检方面,中医诊法是望闻问切,其中望诊是对人体局部和整体神、色、形、态的诊察,闻诊是对人体气味和排泄物气味的嗅闻以及对呼吸、语言等声音的诊察,切诊是通过触、压、按和对机体脉象的诊察。西医诊法是视触叩听问,其中视诊是对神志、全身皮肤黏膜颜色、发育、营养、动作等的观察,触诊是对皮肤、淋巴结、腹部触压,叩诊是对肌表的叩击以了解内脏的方法,听诊主要是利用听诊器对能发出声响的内脏进行诊察的方法。两种医学的物理诊断方法,从表面上看是相似的,望诊与视诊,闻诊与听诊,切诊与触诊叩诊相似,但在具体内容上有相同也有不同,同样需要取长补短。中医望诊中之舌诊和切诊中对脉象的诊察是其特色诊法,有其丰富内容,西医听诊中借助于听诊器对心、肺、胃、肠、血管等的诊察,和触诊叩诊中根据内脏的解剖位置、结构特点进行诊察的方法则是其特长。西医除此诊断方法外,还有影像物理诊断法,如超声波检查、X线、CT、MRI、内窥镜,和对人体体液、排泄物、血液成分、致病微生物培养的化验检查法,以及病理诊断法等。总之,中医的诊断学有特色,如舌诊、脉诊、经络腧穴诊、耳诊等,西医的诊断学多种多样,而且通过显微镜、超声波、X线、内窥镜的望可以补中医单凭肉眼望诊的不足,用听诊器听可以补中医仅凭耳朵直接听的不足,二者的诊法结合起来,则可以对病情有更详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孔昭遐诊病除应用中医的四诊外,还一贯重视西医的有关检查,病房中的新病人,她查房时一定要自己做一遍体格检查,并积极向西医学习看X光片、CT片、心电图、检验报告等,以补中医对辨病方面的不足。中医和西医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指导理论不同,但二者研究的对象是一致的,要想达到的目的也是一样的。
 
  2、衷中参西辨病与辨证结合
 
  西医学的迅猛发展,疾病谱的变化,显现出中医学的发展相对滞后,中医对疾病的诊断已不能适应当今医学的需要,在中医的病名中,有些是以症(或证)代病,有些病名则用词古奥。目前虽然已经有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一书,但是还不够成熟,其诊断主要是以主观性症状为主,缺乏本专业的客观性指标,还有一些病人无不适症状,但化验有异常,这是中医四诊所不能诊出来的,显现出现代医学的理化检查在对疾病诊断方面的优势。充分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及时跟踪西医发展的前沿水平,了解和掌握西医学的最新成果和发展状态,学习和结合西医学理论、知识和对技能的掌握,可以弥补中医对疾病诊断的不足。但中医对证的认识较西医强,也就是认为一病可以表现出多个证候,同一种病由于个体的差异等因素,也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证候,这较西医对病的认识更深入、更细致,更能抓住疾病某一阶段的本质,从而有效地进行干预治疗。临床对一些有主诉症状,但没有客观的异常检查结果,则中医可以辨证诊断和治疗,这又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因此,能中则中,能西则西,衷中参西,辨病与辨证结合,则会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更具体、更全面。
 
  【科研成果】
 
  曾先后承担“紫肾方治疗紫癜性肾炎临床研究”及“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各老中医临床经验及传承方法研究-孔昭遐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等省、部级科研课题,如针刺麻醉、穴位特异性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动物急性放射病、外科急腹症、妇科内分泌失调,内科消化道出血、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烧伤等。其中,参加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烧伤研究”,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获奖情况】
 
  1992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荣誉称号】
 
  国家级名老中医
 
  【出版著作】
 
  参加编写《门诊病人之友一一用药常识》,合编《中医外科学》一书。
 
  【主要论文】
 
  1.孔昭遐.中医辨治大面积烧伤撮要[J].新中医,2005(01):6-8.
 
  2.孔昭遐,傅南琳.大面积烧伤常见内脏并发症的辨治(Ⅱ)[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02):154-156.
 
  3.孔昭遐,傅南琳.大面积烧伤常见内脏并发症的辨治(Ⅰ)[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01):10-12.
 
  4.孔昭遐.理论作指导实践出真知[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02):79-80.
 
  5.孔昭遐.针刺治疗舞蹈病26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0(01):25.
 
  6.孔昭遐.知柏地黄汤为主治疗痤疮56例[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02):8.
 
  7.孔昭遐.近十年针灸治疗眼科疾病临床研究概况[J].中国针灸,1999(04):57-61.
 
  8.孔昭遐,王成华,李方平,周亚熙,范利.血管性紫癜血液流变学观察及临床意义[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1999(01):15-16.
 
  9.孔昭遐,王成华,范利.知柏地黄汤为主治痤疮56例[J].江西中医药,1999(01):8.
 
  10.孔昭遐,王成华,范利.知柏地黄汤为主治疗痤疮56例临床研究[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01):11.
 
  【传承图谱】
 
  孔昭遐→傅南林。




































  • 钱平================================== 03-23
  • 孙广生================================== 03-23
  • 欧正武================================== 03-23
  • 杨永华================================== 03-23
  • 李家邦================================== 03-23
  • 秦昌国================================== 03-23
  • 果盛教育官方公众号

    果盛教育官方公众号

    课外书大全读后感公众号

    课外书大全读后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