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懋
李士懋,男,汉族,山东省黄县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

先后在大庆油田医院、河北中医学院工作。是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二届国医大师。
【教育经历】
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
【工作经历】
1962~1979年,在大庆油田医院工作。
1979年之后在河北中医学院工作。
1997年12月,被北京中医药大学聘为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在临床上擅长治疗内科杂症,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发热等急症。认为中医的优势在于治疗急诊。
【学术思想】
形成了“溯本求源,平脉辨证”的思辨体系。即:第一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第二从整体观出发,第三以虚实为纲,第四以脉定证,第五动态辨治,第六崇尚经方。
具体学术思想体现:第一在脉学方面,提出脉诊在四诊中当居四诊之首,权重占50—90﹪,以脉定证,法依证立,方由法出,方无定方,法无常法,谨守病机,园机活法。第二在温病学方面,提出温病的本质是郁热,温病只分两类,温热与湿热,不存在伏气温病,温病的治疗大法为:“透、清、滋”。第三对汗法的见解,认为发汗法不仅用于表证,而且大量用于里证。发汗法用于寒凝证的治疗,并提出寒凝证的标准,即脉痉、寒象、疼痛。第四火郁发之。对火郁概念、分类、病因病机、传变、临床特点、涵盖范围、治则、治法、方药等,尽皆论之。提出脉沉而燥数,是诊断火郁证的重要指征。
总之,在临床上遵从传统的中医理论体系,即“溯本求源,平脉辨证”。对西医知识积极借鉴,但不以西医理论指导中医诊治和用药,也没有僵死固定的套路,追求辨证论治的最高境界是方无定方,法无定法,谨守病机,灵活辨治。
【科研成果】
获河北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为第一主研人),获河北中医药学会著作一等奖一项,获国家三、四批优秀传承导师奖二项,主持国家十一五、十二五支撑计划课题各一项。
【获奖情况】
2008年,被河北省卫生厅、人事厅、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授予“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
2014年10月30日,获得了“国医大师”荣誉称号。
【荣誉称号】
国医大师
【学术兼职】
曾任: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委员会委员
国家药审委员
【出版著作】
与田淑霄教授合作出版专著
1、《脉学心悟》
2、《温病求索》
3、《濒湖脉学解索》
4、《相濡医集》
5、《冠心病中医辨治求真》
6、《中医临证一得集》
7、《李士懋、田淑霄脉学心得》
8、《汗法临证发微》
- 本文链接:http://www.zhongyaowenhua.com/gjmy/guoyidashi/1957.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如果您是一位家长,请为您的孩子选一款学习软件!
- 如果您是一位老师,请为您的学生选一本好书!
- 如果您是一位校长,请为您的学校选一套好教材好课程!
- 如果您对中医药文化教育感兴趣,如果您希望孩子学到更多的中医药文化知识。
- 果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以及“果盛课堂APP”一定满足您的需求!
- 《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由张伯礼院士作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