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疫论》《温热论》《湿热论》比肩《伤寒论
《温疫论》《温热论》《湿热论》比肩《伤寒论》
知乎作者:扫雪札记
这短文章介绍两本书,这两本书在大众眼里,甚至在中医医生圈里都不是抢手货,不怎么收重视,本人在几年前买的时候也是凑数买的,没怎么看,但是在最近几年的临床中慢慢体会到这两本书的巨大价值——足以和《伤寒论》比肩。
大家可能都知道《伤寒论》,中医现存著作中临床的奠基之作,可以说没有《伤寒论》就没有中医的临床实践(其实同时代还有许多类似《伤寒论》的书,经方11家只有张仲景的书流传了下来,所以因唯一而价值提升),《伤寒论》的价值在于以伤寒这个病为例,介绍了人体在感受外邪后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包括疾病的发生,发展,结局,以及每一个阶段的治疗方法和预后转归。
简单的数就是建立了一个疾病的模型,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内科学,但是这本书还是有缺陷的,因为张仲景数他家里本来有几百人,因为伤寒病死了一大半(伤寒病就是今天的病毒流感),所以他主要写的是感受寒邪而出现的疾病(这里的寒不是冷空气的意思,是病人发病的表现有寒的特点),而其他邪气所造成的流感并没有详细记录(可能当时也少发),所以到了明清时期就有了吴又可的《温疫论》以及叶天士的《温热论》和薛生白的《湿热论》。
吴又可是明末的人,当时的流感已经不是伤寒病了,所以他突破的伤寒病治法的局限,但是由于是第一人所以还是有部分局限,治疗大法还是《伤寒论》的,不过他的达原饮治疗湿热蕴结膜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那么后边这两本,类似于讲述伤寒病的传变规律,讲的是表现为温热性质的流感和表现为湿热性质的流感疾病的传变和治疗。所以本文开头说它们可以和《伤寒论》比肩。
重点在于——当今社会近几年内的流感(至少SARS以后)爆发的流感都是以温热湿热为主,尤其本次流感的表现,“发热,咳嗽,少痰,呼吸困难”就是《湿热论》第一条:“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就是呼吸困难),舌白或黄,口渴不引饮”,所以这两本书是中医祖师爷当年在于流感战斗后留下的秘籍,中医师们好好研读体会。
- 本文链接:http://www.zhongyaowenhua.com/zyidj/shzbl/924.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如果您是一位家长,请为您的孩子选一款学习软件!
- 如果您是一位老师,请为您的学生选一本好书!
- 如果您是一位校长,请为您的学校选一套好教材好课程!
- 如果您对中医药文化教育感兴趣,如果您希望孩子学到更多的中医药文化知识。
- 果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以及“果盛课堂APP”一定满足您的需求!
- 《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由张伯礼院士作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