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读本
您的位置:主页 > 中药典籍 > 本草纲目 >

五脏五味补泻《本草纲目》序例上第十七章

作者:中药典籍 发布:2021-10-09 14:22 来源:www.zhongyaowenhua.com 阅读:



五脏五味补泻《本草纲目》序例上第十七章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和(甘草),以酸泻下(赤芍药),实则泻其子心(甘草)。
 
    欲散,急食辛以发散(川芎),以辛补之(细辛),虚则补其母肾(地黄、黄檗)。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敛(五味子),以甘泻下(甘草、人参黄芪),实则泻其子脾(甘草)。
 
    欲软,急食咸以软化(芒硝),以咸补之(泽泻),虚则补其母肝(生姜)。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热(白术),以苦泻下(黄连),实则泻其子肺(桑白皮)。
 
    欲缓,急食甘以缓和(炙甘草),以甘补之(人参),虚则补其母心(炒盐)。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下(黄芩),以辛泻下(桑白皮),实则泻其子肾(泽泻)。
 
    欲收,急食酸以收敛(白芍药),以酸补之(五味子),虚则补其母脾(五味子)。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和(黄檗、知母),以咸泻下(泽泻),实则泻其子肝(芍药)。
 
    欲坚,急食苦以坚硬(知母),以苦补之(黄檗),虚则补其母肺(五味子)。
 
    张元素曰∶凡药之五味,随五脏所入而为补泻,亦不过因其性而调之。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辛主散,酸主收,甘主缓,苦主坚,咸主软。辛能散结润燥,致津液,通气;酸能收缓敛散;甘能缓急调中;苦能燥湿坚软;咸能软坚;淡能利窍。
 
    李时珍曰∶甘缓、酸收、苦燥、辛散、咸软、淡渗,五味之本性,一定而不变者也;其或补或泻,则因五脏四时而迭相施用者也。温、凉、寒、热,四气之本性也;其于五脏补泻,亦迭相施用也。
 
    此特洁古张氏因《素问》饮食补泻之义,举数药以为例耳,学人宜因意而充之。




































  • 张珍玉================================== 02-21
  • 隗继武================================== 02-21
  • 周翠英================================== 02-21
  • 郑建堂================================== 02-21
  • 吕兰凯================================== 02-21
  • 田文================================== 02-21
  • 果盛教育官方公众号

    果盛教育官方公众号

    课外书大全读后感公众号

    课外书大全读后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