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读本
您的位置:主页 > 果盛教育 >

我国历史上在明朝时期七位有名的中医

作者:中医药文化 发布:2021-06-24 09:22 来源:www.zhongyaowenhua.com 阅读:



我国历史上在明朝时期七位有名的中医
 
    【徐春甫
 
    徐春甫,甫一作圃,字汝元,号东皋,又号思敏、思鹤,祁门(今安徽歙县)人。早年攻举业,因苦学失养,体弱多疾,遂改攻医,师从名医汪宦。徐氏著有《古今医统大全》及《医门捷径》。徐氏是我国民间医药学术团体——“一体堂宅仁医会”的发起人和创办者,对推动医学发展,开展学术交流起着一定作用。
 
    【高武
 
    高武,号梅孤,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喜读书,天文、律吕、兵法、骑射无不娴习。晚年研究医学,尤长针灸。著《针灸聚英》、《针灸节要》、《痘科正宗》等。高氏为订正穴位,亲制针灸铜人模型三具,男、女、童子各一,在针灸史上是少见的。
 
    【龚廷贤
 
    龚廷贤,字子才,号云林山人,又号悟真子。江西金溪人。廷贤幼攻举业,后随父学医。龚廷贤一生著述极丰,其中《小儿推拿秘旨》是我国医学史上最早的一部儿科推拿专著。《万病回春》和《寿世保元》两书流传最广,它从理论上分析病理、症状和治法,并附有方剂及400味药性歌诀。
 
    【方有执
 
    方有执,明代伤寒学家。字中行,号九龙山人,安徽歙县人。两番以中风、伤寒丧妻,五次以中风殇子,遂发愤学医。方有执一生笃志《伤寒论》研究,重新整理《伤寒论》条文,并在《伤寒论条辨》一书中,着重阐释了卫中风、营伤寒、营卫俱中伤风寒之源。他敢于疑古,敢于创新,开“错简重订派”之先河,拉开了伤寒学派百家争鸣的序幕。
 
    【杨济时
 
    杨济时,字继洲,三衢(今浙江衢县)人。世医出身。嘉靖三十四年(1555)被选任侍医,隆庆三年(1568)进太医院圣济殿,三朝任医官达46年。医迹遍及闽、苏、冀、鲁、豫、晋等地。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基础上,博采众书,参以己验,编成《针灸大成》,对针灸理论及临床又一次进行了总结。
 
    杨氏具有丰富临证经验,学术主张很有特色。认为治病,针、灸、药缺一不可;重视经络学说,以之指导辨证取穴,提出“宁失其穴,勿失其经”,这样才能使“穴无不正,疾无不除”。在操作上,杨氏强调“巧妙玄机在指头”,重视补泻手法,将前人针刺14法概括为12字手法,即“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针对、指搓、指捻、指留、针摇和指拔”。后又简化为下针8法:揣、爪、搓、弹、格、扪、循、捻。
 
    【张介宾
 
    张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又号通一子。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4岁随父进京,师从名医金英,得其传。张氏医名噪京师。
 
    张氏早年崇丹溪阳有余阴不足之说,中年后,以《内经》“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为据,并受张元素影响,转而抨击丹溪,“医法东坦、立斋”。受王冰影响,并发挥说命门之火为元气,肾中之水为元精。无阴精之形,不足以载元气,提出阳非有余,真阴亦常不足之说,成为温补派主要人物之一。
 
    在诊断治疗思想上,张氏强调辨证论治、辨证求本,提出二纲、六变之说,认为“诸病皆当治本”。张氏临证经验丰富,提出不少有益见解。作为温补派主要人物,其功不可没;但过于强调温补,造成流弊,亦不可辞其咎。
 
    【傅青主】
 
    傅青主,名傅山,字青竹,山西阳曲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医学家。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传世之作。
 
    《傅青主女科》是一部颇有建树的妇科专著。综观全书,主要抓住了肝、肾、脾的相互关系,对妇科疾病进行调治,处方较为切合临床实用,因而颇受后世医家推崇。傅青主虽以《傅青主女科》一书闻名于世,但他的医学造诣是很全面的,故有“医圣”之称。




































  • 张珍玉================================== 02-21
  • 隗继武================================== 02-21
  • 周翠英================================== 02-21
  • 郑建堂================================== 02-21
  • 吕兰凯================================== 02-21
  • 田文================================== 02-21
  • 果盛教育官方公众号

    果盛教育官方公众号

    课外书大全读后感公众号

    课外书大全读后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