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读本
您的位置:主页 > 古今名医 > 现代 >

廖润泉

作者:名老中医 发布:2022-12-05 16:07 来源:www.zhongyaowenhua.com 阅读:



廖润泉
 
  廖润泉(1936.2—),男,汉族,广东省梅州人。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外科主任医师,外科名誉主任,贵阳中医学院外科教授,1958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曾任贵阳中医学院副院长。
 
  是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诊治范围】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和泌尿外科疾病。
 
  【教育经历】
 
  1958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疗系本科班。
 
  1971年脱产参加《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学习班》学习。
 
  1975年毕业于贵阳中医学院(医疗系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工作经历】
 
  曾任贵阳中医学院副院长。
 
  【研究方向】
 
  致力于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外科疾病的研究。
 
  【学术思想】
 
  1、强调整体观念,注重辨证论治
 
  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即使在现代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仍然具备其独特性,是区别于现代医学及其他传统医学的一大特色。在临证中,如何从整体去认识疾病,对确定治疗的基本原则,即辨证论治,甚为重要。外科疾病大多数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多以实热证为主,治疗中心“祛邪”,为基本原则,方药中多应用清热、攻下较甚之品。而清热与攻下药物性多寒凉,性燥,易伤脾胃,也易伤津。廖老认为,在应用时应适当辅以健胃、养阴药物,祛邪而不忘扶正;并根据病情来决定应用的主次及先后。如只重视祛邪,而不注意固护正气,攻伐过甚,必伤正气,不仅不利于疾病恢复,甚至还会加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如急性胰腺炎,为六腑之病,六腑之病以通为用。不通则痛。重症胰腺炎多为脾胃实热,热盛、气郁、血瘀、邪结和厥逆。消热解毒、通里攻下、活血化瘀是本病的基本治则。对急性期的患者,应以清热解毒、通里攻下为主,以通为先。临证处方大都重用大黄、芒硝等通里攻下之品。在攻下的同时,廖老又特别注意攻下所致大量阴液丧失而造成的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结合现代医学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克服攻下带来的副效应。而对疾病后期的患者,则以活血化瘀为主。活血化瘀可以促进后期炎症吸收,增强抗感染力度。缩短抗生素应用时间;反过来克服了长期使用抗生素引起的抗药性、菌群失调和二重感染等棘手问题。体现了一种中、西医整体配合、整体思维的独特治疗方法。又如肝胆结石病,临床上主要表现出食欲减退,少气懒言,面色晃白,睡眠差,大便干结或泄泻,舌胖大(青壮年)或萎缩(老年体弱者),有齿痕,舌苔黄腻或光剥无苔,脉弦细的脾胃虚弱症状或“类消化不良”症状,在治疗时不仅要利胆排石,而且还要健脾理气,以恢复全身情况。廖老常用六君子汤加减,在调理脾胃的基础上,待病情转稳再续利胆排石之法。临床上,廖老还应用现代医疗设备来丰富和完替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如对尿石症的患者,为膀肤热感,尿液为热所灼,结成固体物质,形如粟状,梗阻于中;以致热郁气滞,小便涩而难出,故小腹拘急,痛引脐中。治疗多以清热利水、通淋排石为法。而对结石本身情况和其梗阻造成的器官损害,未有足够的认识,在治疗上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对此,廖老根据中医学的基本特点,结合现代医学设备检查,如B超、X线平片或IVU(静脉肾盂造影)结果,从整体出发,综合分析判断结石大小、形状、部位、是否形成嵌顿或肾功能情况等,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如果只求“清热利水、通淋排石”,而忽略结石本身情况和其所造成的肾脏损害。不但不能使结石排出,反而还会促进结石的嵌顿,加重积水、感染等,进一步加重肾功能损害。
 
  2、辨病辨证结合,明确诊断,加强治疗的针对性
 
  中、西医虽属两种不同医学理论体系,对疾病的认识有许多差异,但这些差异不应成为二者相互结合运用的鸿沟,而应相互借鉴,相互学习,把中医的宏观综合与西医的微观分析相结合,在辨病的基础上辨证论治。廖老根据外科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特别强调辨病基础上的辨证论治,参考各种实验检查,综合分析病情,明确诊断,对疾病采取中医、西医双重诊断,不仅提高了疾病的诊断水平,而且还帮助确定了治疗的基本原则。例如急性腹膜炎是外科急诊中常见的疾病,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临床上患者均以腹痛就诊,如果诊断不清,仅满足于腹痛的诊断,则在治疗上就有很大的盲目性。其中引起继发性腹膜炎的病因又各有不同。因此,临床上明确诊断疾病直接关系到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叶天士说:“盖病有见证,有变证,有转证,必灼见其初终转变,胸有成竹,而后施之以方。”可见辨病对辨证具有指导意义。故在辨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在临证时,才能全局在握。然而,中医的“辨病”与西医的“辨病”有明显的差别,前者显得粗糙和笼统,侧重宏观,缺于微观,指导临床治疗的针对性也就比较差。而后者相比之下则显得比较细致、深入、具体,特异性比较强,指导治疗上针对性也变显得较强。廖老在临床上的“辨病”主要是在现代医学基础知识上,以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检查等为依据进行的。如对黄疸病症的辨识,通过临床表现和实验检查结果,综合分析,辨清肝前性、肝性和肝后性黄疽。相反,只讲辨病而不讲辨证,则不能抓住疾病不同阶段的不同病机进行论治。如慢性前列腺炎,病初多表现为下焦湿热,论治多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随着病情的发展,后期逐渐转化为肺肾气虚,论治则应在调补全身肺肾气虚的基础上清利湿热、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故只有通过辨证才能抓住疾病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论治才有依据,处方用药才更有针对性。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现代中医临床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宏观与徽观并重则是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的关键一环。中医在宏观上应用四诊八纲能做出机体疾病机能状态的辨证分析,而运用现代科学的客观检查等,从组织、细胞、分子以及更深的层次上反映病理形态的微观变化,能加深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同样以胆石症为例,其“类消化不良”症状,在临床上往往被误认为是“胃病”所致,如不结合现代医学检查(如B超)而加以辨别,治疗虽可取得一定“疗效”。但也仅仅只是治“标”而不治“本”。所以,在临床中必须重视辨病、重视微观的不同,在此基础上进行辨证用药,方可取得好的疗效。随着现代医疗设施和检查技术的发展,对疾病的诊断将变得更加明确和简捷,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并不排斥对疾病的明确诊断。相反,明确的诊断和对疾病病理演变过程的认识,将使辨证和用药更具针对性,同时更加有益于中医临床经验的总结和中医计量标准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3、把握基本治疗原则,中西药理,互参运用
 
  树立正确的思维方法,制定有效的治疗原则,是中西药结合治疗外科疾病的关键。中医、西医治疗孰轻孰重,不可一味追求。临床治疗中,应取中西药各自的药效优势,共同发挥最大的治疗作用,消除或降低毒副作用,以取得最佳疗效。只有取长补短,中西药协同配合,才能更好地提高临床治愈率。根据疾病确定治疗原则。而又依据疾病的某些特点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是廖老在临床上灵活运用治疗原则的体现。如对于尿结石的患者,根据中、西医现有的治疗手段,治疗方法不外4种,即:“排”、“溶”、“碎”、“取”。“排”是指用中医中药或中西医结合“总攻”治疗方案。促进结石排出;“溶”是根据结石的化学成分,改变尿液环境,阻止结石的形成和溶解结石,达到防止结石形成和“化石”作用;“碎”即碎石,包括体外和腔内两种。采用先进的现代医疗设备,如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气压弹道碎石机等,由体外或腔内击碎结石,使之易于排出;“取”主要是指采用开放手术方法直接将结石取出体外。临床治疗中,廖老并未将四种治疗方法切然分开,而是根据B超、X线平片或静脉肾盂造影片(IVU)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评判。对结石的大小、位置、表面光滑度(形状)、密度、是否造成肾功能损害以及结石的化学成分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选择一种主要的治疗手段,辅以其他的治疗方法。如在进行“碎”、“取”后,多辅以“排”和“溶”的治疗手段,来促进和加速碎石或残石的排出。不论选择何种治疗,最终都要用“药”,而药物的功效、对症、减少副作用则是廖老用药的准则,同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思想指导西医用药。如对尿石症选择中西医结合“排”的治疗。中药处方用八正散、石苇散、六一散合方加减以排石。对热甚者加桅子、黄柏;尿血者加茜草、大小蓟;痛甚者加元胡。利用大量通淋排石之品,可能增加尿量,冲刷尿路。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这类药物大多还具有增强输尿管蠕动、增加肾盂压力、扩张输尿管的作用,这无疑有助于结石的排出;针对排石可能导致的输尿管及尿道平滑肌痉挛甚至造成结石嵌顿或/和出血,采用了具有缓解输尿管痉挛,扩张翰尿管之白芍以及止血药物茜草、大小蓟等。西药用黄体酮、VitK4缓解平滑肌痉挛,扩张翰尿管,VitK4还可起止血作用;针对最易导致泌尿系结石的草酸盐、尿酸盐之“病因”,用口服VitB6以降低尿中草酸盐含量;而对于尿酸盐结石,则加用碳酸氢钠口服或静脉滴往,以碱化尿液,改变内环境,促进结石的消溶;对血尿酸高者,则加服别嘌呤醇。直至血尿酸得以控制在正常范围,以消除结石的成因,达到病因治疗的目的。廖老治疗泌尿系结石病形成了一套严谨的、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不仅体现了用现代医学的诊疗技术(如B超、X线等)弥补中医在诊断上的不足。同时体现了用中医学的整体观、治未病思想指导西医用药和治疗,使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诊释。再如胆道蛔虫症,一方面通过辨证,选用和重用具有较强利胆作用之乌梅、茵陈金钱草、大黄等药物。使胆汁分泌增加,另一方面,配合解痉镇痛类(如阿托品、654-2等)西药,使Oddi氏括约肌松弛,较多的胆法分泌和Oddi氏括约肌的松弛,使胆汁流杨,有利于蛔虫排出缓解症状。同时避免了日后死蛔或其解体片段、虫卵等残留于胆道形成结石的隐患。亦减少了细菌在胆道内生长繁殖的机会。在中药增加胆汁分泌的情况下,中西药配合松弛Oddi氏括约肌,以达通利胆道目的。不仅治疗了疾病本身,而且还预防了远期结石形成,弥补了西医治疗的不足。
 
  4、重视中医药理作用的现代研究和临床运用
 
  廖老临证用药时,特别重视中医药理的现代研究,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既要考虑到病。又要考虑到证的转变。不仅根据四诊资料进行辨证论洽,处方用药。从性味归经、君臣佐使上考虑其功效,而且还结合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成果,根据辨病进行成分组方用药,发挥了中药有效成分的利用。对中药现代药理研究的了解,对制定中药与方剂对证的疗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又有助于阐明辨证论治的生理、病理生理与生化的基础和用药的药理学规律。对揭示中药的作用机制和完善中医计量标准方面无疑是有很大意义的。如在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方药中,以茵陈、金钱草清热利湿,增加胆汁分泌;菜菔子消食下气,促进肠蠕动,改善腹胀;丹参、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改善胆囊功能,恢复肠道规律性蠕动,改善结石所致胆管壁的充血水肿。减轻结石排出的阻力;白芍养阴柔肝,缓急止痛。缓解胆道括约肌的痉挛,改善胆汁引流。理气药和活血化瘀药配伍应用,提高了肠管张力,保持了收缩幅度,有利于十二指肠的舒缩的排空,从而促进胆汁的排泄。对控制和预防胆道感染有重大意义。桅子、黄芩清热利湿,促进炎症消散吸收,有利于感染控制。山楂消食,其所含山楂酸、黄酮酸和内脂等成分,可使胆汁酸、磷脂与胆固醉的比值升高。减少胆固醉沉着:二芽助消化,与胆固醉、胆色素代谢有关。
 
  5、明察秋奄,不断积累,丰富自身临床经验
 
  外科医生不仅需要有特别的人格修养,品德作风以及技能训练。而且还要具备明察秋毫的洞察能力,尤其是做一名中西医结合外科医生,既要熟悉和掌握中、西医理论,具备中、西医两套思维方法诊疗疾病。又要不断操作实践,练就熟练的基本功。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而且还要持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客观事物,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丰富临床经验。如阅看X线片对泌尿外科医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明显病变大多数医生都能一眼着出,而对于一些细微的影像学变化,则就不一定都能观察到。如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PUJO)与肾盂结石均可导致肾积水,且后者可与前者并存,但二者在IVU片上的表现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即PUJO所致肾积水,以肾孟扩张为主,肾盂扩张不明显;而肾盂结石梗阻所致肾积水,则以肾盂肾盏均匀扩张为主。这一特殊的影像学表现提高了术前对PUJO的诊断率。要观察到这些细微的差别和变化,除需要熟悉的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在临床实践中善于观察总结,不断积累。
 
  【获奖情况】
 
  曾被评为贵阳中医学院优秀教师、贵州省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贵州省为人师表先进代表、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荣誉称号】
 
  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学术兼职】
 
  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医专科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
 
  贵州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贵州省教委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
 
  贵州省卫生技术高級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
 
  贵州省归侨联合会常务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贵州分会常务理事
 
  中华医学会贵州省分会泌尿学会副主任委员
 
  贵州省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会专家咨询组成员
 
  【出版著作】
 
  《西医外科学概论》
 
  《外科学》
 
  【主要论文】
 
  1.常青,廖润泉,蒋中秋,廖倩.88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诊治[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2,(01):30-31+34
 
  2.魏化龙,廖润泉,刘桂卿.胆内瘘及其诊治问题的探讨(附三例报告)[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5,(04):46-47
 
  3.魏化龙,廖润泉,林金来.回肠及大网膜平滑肌肉瘤囊性变自发性破裂并大出血一例报告[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4,(02):44-45
 
  4.魏化龙,廖润泉,周辉,蒋中秋,李清明.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15例临床诊断治疗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3,(04):39-40
 
  5.唐国杰,赵志民,廖润泉,徐运昌,谢丽君.体外震波碎石对器官组织影响的病理形态学观察(动物实验初步报告)[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0,(02):55-56
 
  6.林金来,廖润泉,魏化龙,许贯成,姚克.肝实质劈开取石肝门部胆肠吻合术治疗肝内胆管残石[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5,(03):35-36
 
  7.廖润泉,徐永昌,林金来,保碧琴,张荣.离体肾脏手术三例报告[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1,(01):40-43
 
  8.廖润泉.舌苔与胃粘膜病变的关系附100例纤维胃镜检查与舌苔观察报告[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0,(01):30-31
 
  9.林金来,石恩权,廖润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初步体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79,(02):41-42.
 
  10.廖润泉,皮巨川,徐永昌,许灌成,杜军.自体肾移植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狭窄一例报告[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79,(02):17-19.
 
  【传承图谱】
 
  廖润泉→常青、蒋中秋。




































  • 郑建民================================== 03-15
  • 王自平================================== 03-15
  • 李鲤================================== 03-15
  • 毛德西================================== 03-15
  • 张东岳================================== 03-15
  • 吕靖中================================== 03-15
  • 果盛教育官方公众号

    果盛教育官方公众号

    课外书大全读后感公众号

    课外书大全读后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