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令群
田令群,男,汉族,1930年生,四川省渠县人。主任医师。
自幼研习岐黄,先后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成都中医学院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曾任重庆中医研究所内科主任,为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诊治范围】
擅长用中医疗法诊治胃肠病、神经衰弱等内科疾病。
【教育经历】
1957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
1963年-1965年,就读于成都中医学院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工作经历】
曾任重庆中医研究所内科主任。
【研究方向】
主要致力于中医急症的研究。
【学术思想】
在学术上推崇东垣学术思想,擅长治疗内科杂病,尤其擅长脾胃病、神经衰弱症的治疗,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脾胃观”:认为生命之本重在脾胃。生命过程是一个不断化气与成形的过程,在这一生命运动过程中,脾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为人体“后天之本”,故常以补益后天与补养先天相结合的方法用于防病强身、延年益寿,收效明显。
脾胃内伤,百病由生。脾胃位于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一旦脾胃功能失调,必致气机升降失常,因此治疗疾病重视顾护脾胃。治疗脾胃病时又尤其重视调节脾胃气机的升降,处方用药注意升降适宜,使气机尚未逆乱时防患于未然,让失调之气机恢复常度。又认为脾胃既伤,痰瘀内生,在治疗痰证、饮证、瘀证时总不离二陈汤健脾化痰涤饮、切断生痰化瘀之源。还认为脾胃有病,波及五脏,在治疗疾病时重视顾护胃气,治疗虚证时善于从补益脾胃着手。
疾病转归,凭于脾胃。认为脾胃不仅受纳、腐熟水谷,而且受纳、运化药物,只有胃气旺盛,药物才“能食而不呕”,只有脾气强健,药物才可被吸收、转运到达病所,发挥效力。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如胃气虚极,首先扶助胃气,胃气恢复后方投药治病。在治疗疾病过程中,虚证常以党参、茯苓、白术等健脾益气,实证在戕伐攻逐的同时,常佐以焦三仙、佩兰、甘草等以防胃气受损。
防治疾病,重视脾胃。基于“四季脾旺不受邪”、“胃气弱则元气衰”的观点,在防病治病时尤其重视固护脾胃。首先,“防病重在补脾”,其次,“虚证注意健脾”、“治病勿伤胃气”、“病瘥继培后天”。
【科研成果】
1、多年从事中医急症研究,制定中医急症诊疗常规,研究中药剂型改革,对中医抢救能力的提高上起到积极作用。
2、课题“温病伤阴证候特点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获重庆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二等奖、重庆市政府三等奖。
【荣誉称号】
国家级名老中医
【学术兼职】
曾任: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首届委员
《四川中医》编委
《实用中医药杂志》编委
【出版著作】
著有专集《实用中医内科手册》、《现代保健》,专著《五衰的中医治疗及研究进展》、《中医内科急症证治》、《中医急症大成》、《中西医诊疗方法丛书》、《中医内科急症手册》等。
【主要论文】
1.罗玲,田令群.温病伤阴证候特点的临床研究——附178例观察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1995(06):256-258.
2.田令群.浅析仲景对大黄的配伍应用[J].重庆中医药杂志,1988(04):20-21.
3.田令群,黄德芬,黄星垣.440例伤阴病例的治疗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09):13-15.
4.田令群.喘证急救处理[J].重庆医药,1983(06):46.
5.田令群,罗本清.464例内科急症死亡病例的病机探讨[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09):12-14.
6.田令群.心律失常的中医治疗[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1(04):41-44+40.
7.田令群.中草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1(01):29-33.
8.郑新,田令群,杜树明,徐世莲,黄星垣,顾为琰.卫气营血在内科热病的辩证论治规律探讨——附2391例分析报告[J].重庆医药,1980(06):8-12.
9.田令群.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0(06):63-65.
10.田令群.中医药冶疗哮喘病[J].辽宁中医杂志,1980(10):41-42+44-45.
【传承图谱】
田令群→刘琼。
- 本文链接:http://www.zhongyaowenhua.com/gjmy/xiandai/1857.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如果您是一位家长,请为您的孩子选一款学习软件!
- 如果您是一位老师,请为您的学生选一本好书!
- 如果您是一位校长,请为您的学校选一套好教材好课程!
- 如果您对中医药文化教育感兴趣,如果您希望孩子学到更多的中医药文化知识。
- 果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以及“果盛课堂APP”一定满足您的需求!
- 《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由张伯礼院士作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