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去非
龚去非(1903—1993),男,湖北省黄陂人。主任医师。
1922年在汉口跟胞叔龚厚堃学医,悬壶汉口;1938年到万县行医,拜师冉雪峰先生8年;1958年调入万县地区人民医院,任中医科主任直至退休1973年退休。后被万县中医学校聘为学术顾问,担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为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诊治范围】
擅长治疗内妇儿科疑难杂病、温病及脾胃病。
【教育经历】
1922年在汉口跟胞叔龚厚堃学医,悬壶汉口。
1937年在参加由冉雪峰创办的战地中医救护班。
1938年到万县行医,拜师冉雪峰先生学医8年。
1951年万县市中医进修学校成立,当年招收在职或开业医生学员58名,龚老既是该校首批学员之一,同时又是该校特聘为首批学员讲授中医内科学的任课教师。
【工作经历】
1951年与中医学家李重人合作,创办万县市第一联联合诊所,并兼任所长。
1956年调入万县市人民医院工作,任主治中医师。
1958年调入万县地区人民医院(现重庆三峡中心医院)任中医科主任,副主任中医师,主任中医师,直至1973年退休。
退休后受聘于万县中医学校及县市中医院等单位做学术顾问。
【学术思想】
1、勤于实践,探索新知
龚老不但善于总结临床经验,而且敏于探索新知。在余年的行医生涯中,反复推敲,仔细研索,终于悟出了十有益的学术见解。
倡导“疾病无绝对的表里寒热虚实。”龚老认为,疾病是健康的损伤。<素问》说要“形与神俱”才是健康之人。苟又说“性伤谓之病。”伤形、伤神、伤脏、伤腑、伤气、伤血、伤、伤络之说,《内经》篇章中随处可见。疾病的根本认识都损伤着眼。有病常有症可察,亦有无症可察者,有症就有。症者,疾病之征兆也,凡病人自身的痛苦感觉,体内外的观体征皆可谓之,既是病人就医的理由,又是医师辨证的据。病和症特别是病,虽有表里寒热虚实之辨,但无绝对分的道理。因为,病是本,是实质,是个性,是纵向观的;症标,是表象,是共性,是横向看的。对此,唐代的孙思邈似早有精辟的论见。“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如同是内在的风心病,因病情轻重不一,外显症则差异大;头部的,全身的,精神的因素及不同的内在疾病,都可起相似的头痛证;恶寒发热的表征,是外感病的早期反应,内伤病则无。病位少在表、多在里,因“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既然病位在表,可因邪循经内侵转为里证。通常以大热、烦渴、脉洪数的里热证多见,以无热、恶寒、脉沉的里寒证少见——或因邪气太盛,或因正气太虚所致。外感病多热证、实证,一旦形成内伤病,不是热中有寒,实中有虚,便是寒证、虚证;内伤病多寒证、虚证,如果兼夹外感病,不是寒中有热,虚中有实,便是热证、实证。表里寒热虚实,张景岳叫“六变”,徐灵胎叫“六要”,关键在于察其变,才能握其要。任何疾病都在不断变化之中,六变之象有明有暗。明中有暗,暗中有明。明者,是辨证论治的指针——表、里、寒、热、虚、实;暗者,常系变化的先兆,体现六变的内在关系——表中有里,里中有表,寒中有热,热中有寒,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善握明者,药证相印,固然取效;善握晦者,尤多中肯綮,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更可随机应变,可先安未受邪之地,可较快地恢复健康。这是龚老研读<内经》、参阅古典哲学、实际应用《伤寒》、<金匮》、<温病》方药,潜心几十年探索出来的独特学术见解,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理论。充分体现了祖国医学对立统一的规律,保持了中医学整体观特色,而且对于指导临床辨证施治亦具有重要意义。
提出“肝病多郁多瘀,治肝需活血。”肝体阴而用阳,以血为本,主藏血,司血液的贮藏与调节;以气为用,主疏泄、性喜条达,司人体气机转输畅达。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直指方》:“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可见血的运行无不受着气的影响,故“百病皆生于气”也。若肝疏泄失常,轻者可为情志抑郁、忧虑不乐,重者可为肝气郁结,气不行血,则血行不畅,气滞则血瘀。肝气郁久,则血随气滞,或滞于形体,或滞于经络,或滞于脏腑,形成症瘕痞块等证。故龚老说:“肝病之初在气多郁,久必入络及血多瘀,治肝需活血也。”因此,常在辨证的基础上,加入活血化瘀之品。实证选加桃仁、红花、赤芍、三棱、莪术,虚证选加丹参、郁金、香附、当归、川芎、生地、玄胡、降香、白芍等养血活血、行气止痛之品,验之临床,其效卓著。把肝病的发展规律归纳为,由气及血,由血及阴。临床所见肝癌病人基本上是肝郁气滞逐渐发展为阴血大伤。重症肝炎初期,可见到舌绛,血热妄行而出血,最后伤阴,直至虚风内动。就是慢性肝炎,一般亦由急肝伤阴转化而成。又如肝气犯胃的胃脘痛,由于气滞导致血瘀,气郁日久则化热伤阴。由此可见,了解掌握肝病多郁多瘀的特点,不失时机的抓住肝病由气及血,由血及阴的传变,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所在。
2、法师仲景。善用经方
龚老善用仲景方治疗疑难杂病,屡起沉疴痼疾。常云:“应用经方,贵在变通,通其理,变其法,活其用,审其脉症,随症加减。”其组方有法变,药少力专,结构严谨,历经古今,验之临床,疗效卓著。如麻杏石甘汤是一首治疗肺热咳喘的著名经方,但是单用此方治疗肺热咳喘,似嫌力薄效弱,不如加入银花、连翘,或黄芩、黄连分别组成银翘麻杏石甘汤,芩连麻杏甘石汤,既能提高疗效,还可缩短病程。因为银花、连翘、黄芩、黄连是强有力的清热解毒药,或是清热燥湿药,与麻杏甘石汤相伍为用,更能切中肺热咳喘证的病因病机。这是龚老最常用的有效验方之一。龚老七旬之时,右上肢疼痛,伴麻木半月。初自以为旧疾“漏肩风”复发.未予重视。岂知一月后,疼痛阵发性加剧,胳臂及手指有麻木感,如触电样,持物则痛不可忍,日夜不能平卧入睡,仅能背靠竹椅悬肘而眠。自服蠲痹汤数剂,不显效。又因复感风邪,全身啬啬恶寒,低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缓。证属风邪束表,寒滞经络,治当疏风散寒,温通经络。选麻桂各半汤加减,用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秦艽、黄芩、连翘、知母各15g,麻黄8g,杏仁、甘草各lOg,关白附12g。二剂服后,不但表证解除,而且右上肢疼痛麻木明显减轻。上方不变,又连进6剂而愈。
3、潜心方药。活用时方
时方是以经方为母体,经过历代医家们的不懈积累,根据临证所得,逐渐发展丰富起来的。《此事难知》中的九味羌活汤,虽是一首消除表证的方剂,但龚老根据“不独解利伤寒,治杂病有神”的提示,略行加减,治疗多种病证。去苍术,加黄连、玄参治牙龈炎;去苍术、生地,加苍耳、蚤休治副鼻窦炎;去生地,加当归,重用苍术治下颁关节炎;去苍术、加龙胆草、黄连、玄参、天冬、青葙子治虹膜睫状体炎;去苍术,加黄连、黄柏、玄参、黄芪、防己、赤芍、红花治下肢慢性肿疡(丹毒);去黄芩,加杜仲、赤芍、黑故子治腰肌劳损;去生地、黄芩,加黄柏、苡仁、防己、秦艽治风湿性关节炎。下列四种药物,龚老爱用且善用:北细辛虽属辛温疏散药,但能走表行里,止痛功效尤强,只要配伍得当,可用于全身内外多种疼痛症的治疗,特别是“炎症”西医观点甚行的现在,更应注意。配伍原则是:因于气虚疼痛者,与黄芪类补气药配伍;因于血瘀疼痛者,与丹参类沽血药配伍;因于阴虚疼痛者,与熟地类补阴药配伍,因于阳虚者,与附子类补阳药配伍。这套配伍原则既有前人之论,又有龚老创新之见——似乎突破了血虚疼痛、阴虚疼痛不宜用细辛的传统诫说。蚤休又名七叶一支花,长于清热解毒,止咳平喘,对肺热咳喘,咽喉肿痛,尤其是鼻渊,配伍苍耳治疗特好,既解毒排脓又通窍,一种值得深研的药对。临证每见上腹痞满、少思饮食者,以平胃散加虎杖治之,利胆通肠,与“六腑宜通”的原则十分合拍。半边莲又名急解索,腹水草,和尿作用明显。凡诊水肿病人,龚老则日:“应该牢记‘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这条千古不移的法则,利小便,又当首选腹水草。”
4、病证结合。标本同治
龚老临证十分重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认为辨病,就得借鉴西医学知识;而辨证,就得遵循传统中医理论,中西结合,古今并用,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充实、完善、提高辨证论治的整体水平。如“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便是一条既反映疾病本质,又能体现疾病主症,不但能治标而且能治本的经典临床医学范例;可是,以退黄功效卓著的茵陈蒿汤证就不是了,因为仅能治标,不能治本,更未反映疾病本质。不过,对肝实质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甚至梗阻性黄疸,茵陈蒿汤确有不同程度的退黄效果,这是辨证治病的一个侧面问题。又如临床常见的无症可辨的慢性肾炎,仅是尿蛋白,不管用什么方药治疗,都是辨病治病了。类似病证结合,又不能结合。标本同治,又不能同治。就视其疾病的轻重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就能收到病证结合,标本同治的效果。
【科研成果】
著成《医笔谈》一书。该书在1983年12月通过万县地区卫生局等部门审订,于1984年3月内部刊印发行,1985年5月获四川省卫生厅优秀科学技术成果奖,1986年4月获万县地区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
由万县中医学校承担的“龚去非电子计算机内伤咳喘中医专家诊疗系统”课题也是在他的精心指导下才得以完成的,该项研究成果于1986年获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获奖情况】
1990年,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并享受政府专家津贴。
【荣誉称号】
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学术兼职】
曾任:
四川中医药学会理事
【出版著作】
《医笔谈》
【主要论文】
龚去非,万成荣,蒲承润.医案二则[J].四川中医,1983(03):34.
【传承图谱】
龚厚堃、冉雪峰→龚去非→陈久棠。
- 上一篇:郑惠伯
- 下一篇:杜琼书创建杜氏骨伤科
- 本文链接:http://www.zhongyaowenhua.com/gjmy/xiandai/1526.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如果您是一位家长,请为您的孩子选一款学习软件!
- 如果您是一位老师,请为您的学生选一本好书!
- 如果您是一位校长,请为您的学校选一套好教材好课程!
- 如果您对中医药文化教育感兴趣,如果您希望孩子学到更多的中医药文化知识。
- 果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以及“果盛课堂APP”一定满足您的需求!
- 《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由张伯礼院士作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