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读本
您的位置:主页 > 古今名医 > 现代 >

孙外主

作者:古今名医 发布:2022-04-19 17:40 来源:www.zhongyaowenhua.com 阅读:



孙外主
 
  孙外主(1941—),男,天津人。主任医师。曾任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是全国第二、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诊治范围】
 
  脑病(包括脑血管病、脑瘫、颅脑外伤后遗症等),脊椎关节病,对神经系统的疑难重症。
 
  【教育经历】
 
  1966年毕业于天津第二医学院,198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研究生班,获北京中医学院硕士学位。
 
  【学术思想】
 
  一、注重腧穴研究,阐述“腧穴疲劳”观点。
 
  孙老认为腧穴的概念应具备三种特征:①具有严格标定,且被公认的人体某个特定部位。②这个特定部位与自身若干皮肤区域、躯体组织或脏器有特定的“联属”关系,因而通过刺激不同腧穴,可以产生相对的特异性作用。③对腧穴采用不同的刺激方法、刺激性质和刺激参数(电压、电流强度、波型、波宽、频率、时程等),对人体可产生不同的效应。因此,在临床中,不但要关注腧穴的治疗效应,即“正向效应”(如调节作用、提高人体免疫和防御机能作用、镇痛作用),又要关注和研究伴随正向作用所出现的“反向”表现——“腧穴的疲劳性”问题,这是腧穴的另一特性,也是临床医师常常遇到的棘手问题。
 
  二、“常数补泻”的量学观
 
  “常数补泻”法是孙氏在临床中常用的“量化”针刺方法之一,他是在继承古人“生成数”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这一量化根据。他认为古人对“量”的认识可以追溯到《素问·刺齐论》篇:“刺骨者无伤筋,肃筋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皮,……”《素问·刺要论》日:“刺有浅深……浅深不得,反为大贼。”而《难经·七十难》日:“春夏者,阳气在上,人气亦在上,故当轻取之;秋冬者,阳气在下,故当深取之”,这些都是古典医籍中最早以深浅来论述针刺的“量”的概念。及至后世徐凤、杨继洲所曰天、人、地三才法,均将刺激量贯穿于深浅刺法之中,并对其中操作手法,定出了一定的次数,或以九、或以六做基数,来表述针刺的补泻手法,如补法为九阳数,泻法为六阴数。
 
  【荣誉称号】
 
  全国第二、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学术兼职】
 
  深圳市中医药专家委员会委员
 
  针灸学会副理事长
 
  【出版著作】
 
  《传承践行探索》、《要穴八十一传统应用与现代实验》、《针灸临证指要》等。
 
  【传承图谱】
 
  学术经验继承人周洁,在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工作。




































  • 郑建民================================== 03-15
  • 王自平================================== 03-15
  • 李鲤================================== 03-15
  • 毛德西================================== 03-15
  • 张东岳================================== 03-15
  • 吕靖中================================== 03-15
  • 果盛教育官方公众号

    果盛教育官方公众号

    课外书大全读后感公众号

    课外书大全读后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