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炳彩
伍炳彩,男,(1940一),江西省名中医,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现任江西省保健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江西省新药评审委员、南昌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组成员、江西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学科负责人、南昌市中医学会副秘书长等。
伍炳彩,1940年出生于江西吉安,1966年毕业于江西中医药大学(原江西中医学院),毕业留校不久,又师从著名中医学家姚荷生学习,受益良多。伍炳彩长期坚持中医临床,精于内科,治病尤其擅长于杂病调理。娴熟四诊,详于问诊,重视脉诊,善于以四大经典理论指导临床,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选方用药灵活,尤其善用经方。
善治中医的肝病、湿病、表证,西医的肝炎、肾炎、心律失常、哮喘、久热不退等疾病。对于湿证的认识有独到之处,认为除湿性的一般临床特点,小便混浊、汗出不透、舌苔厚、口粘、身热足冷均是湿病的症候特点,因此提出湿病五辨,即辨小便清浊、测汗出是否透彻、辨舌苔厚薄、身热足冷是湿郁、口粘不爽是湿阻。
选方用药尤为精巧,治疗从三焦辨治,灵活化裁《伤寒》、《金匮》、《温病条辨》诸方,融经方、时方于一炉,方药极具特色,特别是治疗湿阻清窍、燥湿相兼证,独具匠心。对于慢迁肝、慢活肝、肝硬化的治疗,认为应当遵循《金匮》“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原则,当治肝不效,临证又见脾失所主、脾经所经过部位的表现,应从脾论治。或根据《内经》所说“厥阴不治,求之阳明”,从胃论治。具体来讲,即从湿热或寒湿论治、从脾论治、从胃论治,谨守病机,肝病治脾,常收显效。继承人伍建光、周茂福,现均在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肖桂祥现在江西省吉安县中医院工作。
一、坚持学习博采众长
“伍炳彩最大特点就是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为我所用”,其师姚荷生先生曾这样评价他。对于自己的从医经历,伍炳彩认为是一个不断读书、不断学习的过程。他博览中医群书,精于仲景学说,却不拘于门派之别,常读《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以及金元四大家、张景岳、李中梓等人的著作。此外,他还注重向现代医家学习,如学习施今墨之药对处方,汪承柏使用豨莶草、茜草退黄,蒲辅周之擅用升降散、颜德馨之久病怪病有瘀之学说等。他最为敬重姚国美、姚荷生、蒲辅周,开方轻灵的特点便是受他们的影响。而伍炳彩精深的脉诊功夫,更是得姚荷生先生真传。从师名医姚荷生时,由于老师教学严苛,只教一遍,为了有更多的机会跟老师学习,他常常奔波于老师出诊的地点,有时甚至一小时前才得知老师出诊,都会抛下手头事情,借自行车匆忙赶去。他相信,只有坚持努力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二、痴迷经典精于《金匮》
伍炳彩熟读经典,对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研究最为精深。读《金匮》的时候,他特别重视理解和临床应用,对每一个字,每一个方子,每一个言论都反复研读,反复验证。他对《金匮》的研究多有创见,提出的学术观点,解决了《金匮》研究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得到了全国同行的认可。例如,提出《金匮》肺痈与水饮关系密切,并列举了十条证据;他还认为《金匮》的肺胀与风水关系密切,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金匮》治肺胀的方剂也可借用治风水,扩大了风水的治疗方法;对《金匮》多处难解脉象做了合理解释等。此外,伍炳彩长期从事《金匮》的研究与教学,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如《评五版<金匮要略>讲义》《金匮要略脉法辨难》《谈谈金匮的诊脉部位及运用原则》《试析<金匮要略>对血分湿热的论述及与气分湿热之异同》等。这些研究的开展,进一步加深了他对仲景理论的理解,为他在临床工作中善用经方,精于辨证打下了基础。现在,临床中碰到疑难杂症,伍炳彩还会反复翻阅《金匮》,成功帮助许多疑难杂症患者解除病痛。
三、编书成册精益求精
对于伍炳彩来说,中医是一份信念和责任,将所学所悟,集结成册,是对中医未来发展最好的交代。中医是一门经过长时间不断总结、不断提炼,并得益于代代传承的学问。中医五千年江河不废,先人的记载和著作起着重要作用。当问及会不会将自己的理论,尤其对于治疗湿邪方面的成就梳理成册,他迫不及待地说:“会,肯定会。我的老师告诉我们,中医之所以有今天,文人之功也,中医之所以止于今天,文人之过也。”在理论还没有得以完善之前,就发表出来,有时会存在漏洞,甚至会造成错误的引导。近10年来,伍炳彩认为,自己的理论水平处于发展迅速的阶段,且身体很好,临床中的理论还在不断完善中。因此,他希望等理论更加成熟后,再进行整理出版,为中医临床提供更加准确,更具参考性的理论。
四、重视临床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伍炳彩在坚持读书的同时,更痴迷于奋斗在临床第一线。至今为止,医人无数。无论达官贵人或是平民百姓,他总能抛开手边的事情,第一时间出现为患者看诊。作为江西省委干部保健医生,尽职尽责,随叫随到。面对彻夜排队挂号的患者,废寝忘食,不忍患者等待,常常延长坐诊时间,更为千里迢迢慕名而来的外地患者免号诊治。
五、四个坚持
临床中,伍炳彩有四个坚持。这成了他诊断准确,对症下药,不断进步的基础。
一、审于问诊。疑难杂症往往病情复杂,原因各异,表现不一,仅采用望、闻诊法,难以准确判断。因此,伍炳彩坚持详细问诊,综合辨证。有一次,一位久烧不退的病人,经过长时间治疗,不见效。前一个医生因其没有呕吐现象,根据舌苔厚,并未使用蒿芩清胆汤。而伍炳彩经仔细询问后,得知其虽没有呕吐却有嗳气这一胃气上逆的表现,故用蒿芩清胆汤,患者服后一剂止二剂愈。
二、精于把脉。脉诊虽为四诊之末,却是中医看家本领。王叔和讲“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想要准确判断指下脉象,确定主证,并非易事。而伍炳彩却精通脉诊,往往能指下了了,并以脉诊作为判断病情的主要依据。有一次,中央某杂志主编到江西调研,偶感风寒,邀伍炳彩诊治,把脉后,问其“是否得过肺结核?”其拍案称奇,站起身子,竖起拇指,连连说“了不起,了不起。”原来他患肺结核已几十年,看过不少中医,却无人能道出他有结核病史。
三、勤于思考。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辨证的基础就是要有全面深入的思考,只有仔细思考后才有可能做出合乎事实的辨识。临床上对疑难杂症的诊断,尤其要有清醒的判断,独立的见解,才能不为病情的复杂所遮蔽。现在临床上不明原因的发热性疾病很多,西医往往没有很好的办法。因此,伍炳彩常常被江西省各大西医院邀请前去会诊,通过仔细的辨证与思考,解决了许多西医无法解决的疑难杂症。
四、善于总结。伍炳彩认为总结经验,提炼理论,是临床医生学术水平提升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不断分析,不断总结,才有可能对某个问题在理性认识上达到新的飞跃。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伍炳彩对湿邪致病的特点、湿病的诊断要点、湿邪辨证的要点、湿邪的临床治疗进行了总结,从而对湿病形成了一个框架性的认识。
六、从湿着手屡起沉疴
伍炳彩擅长以湿邪论治疑难杂症。他认为疑难杂症,多与湿有关。湿邪致病范围广泛,涉及人体五脏六腑和各组织器官。湿病常常伴随着复杂的临床表现,不易辨别,长期的临床经验让伍炳彩在治疗湿邪上形成了自己一套独到的理论见解。
伍炳彩对湿病有很深的认识,在传统认识的基础上,将其致病的特点概括成了九点,即广泛性、隐匿性、病程的迁延性、湿邪易伤脾阳、滞中与蒙上趋下性、黏滞重着、秽浊性、兼挟症多、证候的迷惑性。除了对湿邪致病的特点了如指掌之外,伍炳彩对湿邪的诊断也非常精准,他总结了辨别湿病的“湿病七辨”,即辨小便浑浊、辨汗、辨身热足寒、辨口黏、辨面色、辨舌苔厚薄、辨脉濡七个方面,给临床上辨别湿邪致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有一患者发热一个月,不明原因,在医院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显。病人自诉发热起于午后,稍恶寒,体温多在37.3℃~37.7℃之间,伴全身汗出,咳嗽咯痰,痰少而黏,口干咽燥,疲乏无力,胸闷身重,大便溏薄,小便黄。咽稍红肿,舌质红苔厚稍黄,脉数寸脉浮。经诊断分析,伍炳彩认为其为湿热所致,系湿热之邪客于上焦,致使气机不畅,阳气郁久化热所致。故用《温病条辨》银翘马勃散合杏仁汤加味:银花12克,连翘12克,马勃10克,牛蒡子6克,射干10克,茯苓10克,杏仁10克,甘草6克,黄芩6克,白豆蔻6克,桑叶10克,滑石12克,梨皮10克,川贝6克。服5剂,咳嗽发热均减,体温37.1℃~37.4℃,精神较前佳,仍胸闷不适,时觉恶心欲呕。守上方加青蒿、陈皮、竹茹各10克。继服7剂,发热除,胸闷大减,偶咳嗽,唯觉疲乏纳差,终以调理脾胃法善后。
七、注重五脏多法论治
伍炳彩在临床中,非常注重从五脏论治内伤杂病,从《金匮》的脏腑经络辨证理论为出发点,综合六经、三焦、卫气营血等方法进行辨证。此辨证方法可以使疾病的证型变得更加清晰,突出主证,使治疗的套路更加扩大,提供更多治疗方法。近些年来,伍炳彩的学生在毕业论文中对他的五脏论治理论多次进行了总结,如失眠从五脏论治、胸痹从五脏论治、眩晕从五脏论治等。
1978年,某女,患者头昏失眠两月余,头昏厉害时伴视物旋转,但不呕吐,走路需人搀扶,胆小易惊,不敢过马路,失眠多梦,口渴不欲多饮。其夫为医师,曾用中药养阴安神、补气养血安神等方剂,治疗无效,又用西药镇静剂,亦无好转。某附院内科及神经科检查无异常发现,诊断为神经官能症。后就诊于伍炳彩。诊时症如上述,小便黄短偶有热感,大便偏干,口稍黏,面隐红,舌红苔白,脉沉细弦。
- 本文链接:http://www.zhongyaowenhua.com/gjmy/guoyidashi/1983.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如果您是一位家长,请为您的孩子选一款学习软件!
- 如果您是一位老师,请为您的学生选一本好书!
- 如果您是一位校长,请为您的学校选一套好教材好课程!
- 如果您对中医药文化教育感兴趣,如果您希望孩子学到更多的中医药文化知识。
- 果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以及“果盛课堂APP”一定满足您的需求!
- 《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由张伯礼院士作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审定!